韩城市印刷厂的改革之路
发布时间:2018-12-10 16:24:26 来源:

1970年,刚参加工作的我到韩城县红星印刷合作工厂当学徒,这是一个成立于1956年的老牌县办企业,主要承担了县上会议文件、宣传材料任务,产品以联单票据、账簿表格、学生作业簿等为主。

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合作工厂更名为韩城市印刷厂,同时随着个体印刷厂的开办,对市印刷厂的生产经营形造成了一定冲击。为了将印刷厂的生产经营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市工交局决定在厂子试行民主选举厂长制度,1984年9月经全厂职工投票选举,并报市工交局,我从业务办公室副主任被正式提拔任命为厂长,这一干就是18年,18年我与印刷厂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兼程,跟随它不断改革的脚步一刻也未曾停歇。

上任伊始,我就抓紧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产品升级换代。购置了自动铸字机、铅印四开机等13台先进的印刷设备和4辆运输车,当年的工业总产值就达到了45万元。两年后,厂里购置新设备建立了彩色胶印生产线,其更是填补了我市印刷史上的一项空白,同时还为厂里争取到了大批量的订单,尤其是争取到了省未来出版社和省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全省学前班彩色课本每册每年150万本的印刷任务,单单这一个订单就占到胶印生产线任务的80%,工人们务实的工作作风,使我们获得了省未来出版社产品质量信得过单位称号,获得市工商局“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等荣誉称号。印刷厂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工业总产值就达到了127万元。

改革发展的红利不断激励我们进行改变。1992年激光电脑照排生产车间投产,同时企业进行改制,国营韩城印刷厂挂牌成立。此时恰逢《韩城报》复刊,此项目的投入使用为我们承担《韩城报》的复刊印刷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4年又建立了商标装潢生产线,承担了市啤酒厂商标和副食加工厂、南糖盒等商标装潢印刷任务。

这些新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应用,使印刷厂在同行激烈的竞争中创出了品牌,站稳了脚跟。为了让企业持续处于行业领头地位,我们积极探索,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扩大销售范围。每当看到运输车辆满载产品送往省出版社、省百货公司、合阳、澄县、陕北等地时,心里甚是欣慰,这些铸满铅字、飘着油墨香味的产品,饱含着全厂同志的心血和汗水,凝结着集体的荣光和收获。

在一轮轮设备改革的同时,厂里的体制管理也是涉滩趟水立潮头。1987年底,市政府决定在轻工集体企业中推行承包等多种经营责任制,印刷厂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于1988年实行了第一轮厂长承包负责制,改变过去的“要我干”为“我要干”的状况。在六年的时间里,先后进行了两轮承包制。都按期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受到了表彰奖励。

1993年,陕西省政府确定为我市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市,市委、市政府要求广大企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参与改革。经过充分的酝酿,市印刷厂率先在市中小企业领域实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了韩城印刷责任公司。股份制改造极大地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到1997年,厂里职工已由1984年的60余人增加到150人,工业总产值较十年前翻了四番。

印刷厂多年来在加强企业管理同时,也同样打造了一批能打硬战的队伍。以温建存为主任的激光照排车间,总能保证报纸胶片的提前发出,给印刷装订留够充分时间;以赵仰文为主任的胶印车间,工人常年两班生产,从不叫苦叫累,每年都是干到大年三十才放假休息;以韩耀晨为主任的装订车间,经常加班加点,保证装订质量的同时保证按时装车发货。供销队伍中,老厂长史景祯同志,经常早上四五点和司机薛会金出发跟车去纸厂拉纸,总是赶在其他印刷厂的前面,第一个到造纸厂仓库门口等待装车;吉志贤、卫志强等人经常披星戴月,不论严寒酷暑,都能保证原料的及时运回和成品的及时送到。记得1989年在给省百货公司的送货途中突然下雨,导致包装箱淋湿,为了维护印刷厂良好的信誉,厂里随机派员七八个人去省百货公司的仓库重新全部更换包装;有一年春节收假后降大雪,按照合同期限要去西安给未来出版社送交学前班课本,接到任务的业务员史安平和司机张德民,毫不犹豫,给车戴上防滑链,以少有的胆量,翻越合阳的桥头河沟和金水沟,在茫茫白雪的公路上,唯独印刷厂一辆货车在前行;还有一次寒冬,吉志贤同司机薛会金去黄陵送货,由于路上结冰,汽车行走非常危险,他俩注意力高度紧张,从大岭山下来,吉志贤卸下帽子,头上的热气就像蒸了桑拿一样。正是工人们这种敬业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企业赢的了口碑和荣誉。

2000年,由于一批订单锐减及银行回收贷款等方面的原因,生产经营跌入了低谷,2002年印刷厂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工人也纷纷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回望那些解放思想的改革历程,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回想那些并肩战斗过的同志,印刷厂的故事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并将激励我们在今后的人生中不断前进。

(作者薛孟源,家住新城办民德贤社区,原韩城市印刷厂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