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刘氏兄弟”案、江西陈辉民案、四川饶拾元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白波案……这些社会高度关注的涉黑涉恶案件是如何依法办理的?
6月28日上午,全国扫黑办召开挂牌督办案件第2次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这4起案件办理情况。安徽、江西、四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地扫黑领导小组负责同志通过视频连线,向新闻媒体介绍了相关案件办理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扫黑办主任陈一新在发布会上公布了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案件的督办进展。
——111起案件中,已办结23起,尚在审判阶段41起、审查起诉阶段22起、侦查阶段25起;
——抓捕犯罪嫌疑人8671人;
——46名目标逃犯已抓捕归案18名;
——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1088亿余元;
——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3341人。
全国扫黑办紧盯大要案件办理不放,通过领导包案、定期调度、研究指导、新闻发布等方式,加快推进挂牌督办案件办理。各地各有关部门以办好挂牌督办案件为牵引,锚紧“六清”行动目标,形成了“六大态势”。
——“领导包案、靠前指挥”的攻坚态势。全国扫黑办主任、副主任都明确包案督办大要案,并通过视频调度、现场督办、请过来研究等方式,既给办案主体责任单位加油鼓劲,又精准指导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有的案件审讯取得关键突破,有的“保护伞”应声落马。各省(区、市)、各地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将加快办理挂牌督办案件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直接检验,切实担当履责,带动形成了攻城拔寨之势。
——“深挖隐案、穷追猛打”的围歼态势。四川针对饶拾元涉黑组织在当地根深蒂固,“关系网”盘根错节,省公安厅果断采取提级办理措施,直接指挥宜宾市公安机关成立多个突击队,深挖涉黑线索,侦破犯罪案件44起,其中隐案积案7起,将该涉黑组织一网打尽。各地各有关部门对全国扫黑办交办的1.5万条涉黑涉恶举报线索,调集精兵强将逐条核查,推动转化了一批案件。对隐藏较深、攻坚难度较大的,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调集专家攻坚,突破了一批难啃之案、深挖了一批蛰伏之徒。
——“纪委领衔、强力打伞”的扫荡态势。安徽针对蚌埠“刘氏兄弟”长期盘踞一方、官黑勾结,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直接领办,以纪检的威力消除办案的阻力,推动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60人,其中厅级干部1人,县处级干部19人,实现了以打伞促扫黑、黑恶势力与“保护伞”一窝端的良好效果。近期,还有辽宁、甘肃等多地纪委书记领衔包案,推动“打伞破网”不断取得新突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5月当月处理人数,环比增长了42.5%,对黑恶势力及“保护伞”形成了强大震慑。
——“依法收缴、精准打财”的深挖态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白波案办理中,政法机关坚持案件办理与“打财断血”同步推进,依法全面查清涉案资产权属、性质,对确属“黑财”的依法收缴,对与案件无关的及时返还,对45名犯罪团伙成员判处罚金刑共计3800余万元。广东、江苏等地将“精准打财”摆在突出位置,与抓捕起诉判决涉案人员同等重视、一体推进。在每个诉讼阶段,都对涉案资产提出具体处置意见,严格区分合法财产和非法财产,实现对“黑财”依法精准收缴。
——“以案促改、以点带面”的整治态势。江西率先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打击防范黑恶违法犯罪推动长效常治的指导意见》,对全省社会治安、工程建设等15个行业领域,开展靶向整治,清理“顽瘴痼疾”。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边打边治边建,打击了一批破坏市场秩序的黑恶势力,整治了一批行业领域乱象,完善了一批行业监管制度,进一步净化了营商环境,保障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慎终如始、持续加力”的奋进态势。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部分群众担心专项斗争会力度降低、战果消减。今年以来,全国扫黑办先后召开第9次主任会、挂牌督办案件推进会、新闻发布会、重点地市督办会,部署开展“六清行动”,打好挂牌督办“十项举措”组合拳,建立定期新闻发布机制,推动重点地市迎头赶上,特别是4月27日对38起新挂牌案件公开征集线索,按下了大案攻坚的“快进键”。各地群众踊跃提供举报线索,全国扫黑办12337举报平台4月接收线索,比2月、3月分别增长了60%、24%。不少网友评价:“扫黑除恶不是一阵风,是真扫黑、扫真黑!”许多工作一度存在短板的地市,更是自我加压、全力赶超,扫黑除恶总决战正如火如荼开展。
——“领导包案、靠前指挥”的攻坚态势。全国扫黑办主任、副主任都明确包案督办大要案,并通过视频调度、现场督办、请过来研究等方式,既给办案主体责任单位加油鼓劲,又精准指导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有的案件审讯取得关键突破,有的“保护伞”应声落马。各省(区、市)、各地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将加快办理挂牌督办案件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直接检验,切实担当履责,带动形成了攻城拔寨之势。
——“深挖隐案、穷追猛打”的围歼态势。四川针对饶拾元涉黑组织在当地根深蒂固,“关系网”盘根错节,省公安厅果断采取提级办理措施,直接指挥宜宾市公安机关成立多个突击队,深挖涉黑线索,侦破犯罪案件44起,其中隐案积案7起,将该涉黑组织一网打尽。各地各有关部门对全国扫黑办交办的1.5万条涉黑涉恶举报线索,调集精兵强将逐条核查,推动转化了一批案件。对隐藏较深、攻坚难度较大的,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调集专家攻坚,突破了一批难啃之案、深挖了一批蛰伏之徒。
——“纪委领衔、强力打伞”的扫荡态势。安徽针对蚌埠“刘氏兄弟”长期盘踞一方、官黑勾结,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直接领办,以纪检的威力消除办案的阻力,推动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60人,其中厅级干部1人,县处级干部19人,实现了以打伞促扫黑、黑恶势力与“保护伞”一窝端的良好效果。近期,还有辽宁、甘肃等多地纪委书记领衔包案,推动“打伞破网”不断取得新突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5月当月处理人数,环比增长了42.5%,对黑恶势力及“保护伞”形成了强大震慑。
——“依法收缴、精准打财”的深挖态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白波案办理中,政法机关坚持案件办理与“打财断血”同步推进,依法全面查清涉案资产权属、性质,对确属“黑财”的依法收缴,对与案件无关的及时返还,对45名犯罪团伙成员判处罚金刑共计3800余万元。广东、江苏等地将“精准打财”摆在突出位置,与抓捕起诉判决涉案人员同等重视、一体推进。在每个诉讼阶段,都对涉案资产提出具体处置意见,严格区分合法财产和非法财产,实现对“黑财”依法精准收缴。
——“以案促改、以点带面”的整治态势。江西率先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打击防范黑恶违法犯罪推动长效常治的指导意见》,对全省社会治安、工程建设等15个行业领域,开展靶向整治,清理“顽瘴痼疾”。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边打边治边建,打击了一批破坏市场秩序的黑恶势力,整治了一批行业领域乱象,完善了一批行业监管制度,进一步净化了营商环境,保障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慎终如始、持续加力”的奋进态势。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部分群众担心专项斗争会力度降低、战果消减。今年以来,全国扫黑办先后召开第9次主任会、挂牌督办案件推进会、新闻发布会、重点地市督办会,部署开展“六清行动”,打好挂牌督办“十项举措”组合拳,建立定期新闻发布机制,推动重点地市迎头赶上,特别是4月27日对38起新挂牌案件公开征集线索,按下了大案攻坚的“快进键”。各地群众踊跃提供举报线索,全国扫黑办12337举报平台4月接收线索,比2月、3月分别增长了60%、24%。不少网友评价:“扫黑除恶不是一阵风,是真扫黑、扫真黑!”许多工作一度存在短板的地市,更是自我加压、全力赶超,扫黑除恶总决战正如火如荼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