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7日至9月25日,市委第四巡察组对原农业局党委进行了扶贫领域专项巡察,2019年1月23日,巡察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关于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的意见》有关规定,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巡察整改工作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局党委高度重视整改工作,把推进市委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及时成立由局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整改工作,认真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时制定了《关于落实市委第四巡察组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明确了抓好整改工作的方法步骤和工作措施,建立了整改台账,把整改事项落实到具体责任领导和牵头科室,明确完成时限,逐条逐项抓落实,确保整改任务逐项得到落实。
目前,整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巡察反馈的4个方面10个具体问题,已有6个问题整改到位,并长期坚持,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效,剩余4个问题正在全力推进整改,并将按时间节点保证整改到位。
二、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
(一)关于“重点工作推进缓慢”问题的整改情况
表现形式:推动全市产业扶贫规划乏力。
整改措施及成效:按照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产业脱贫办公室《关于建立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库的通知》和韩城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2019年度脱贫攻坚春季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围绕“椒、果、菜、畜”主导产业,重新梳理、完善全市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库,经主体(新型经营主体、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申报、镇(办)审核、市产业脱贫办初审、专家审核,领导小组审定等程序,确定了我市2019年滚动产业扶贫项目库,项目总数达28个。
此项问题正在整改。
(二)关于“牵总推动成效不明显”问题的整改情况
表现形式一:产业扶贫项目启动率低。
整改措施及成效:2019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产业扶贫项目的申报管理,严格项目评审批复程序,确保项目更加精准。一季度,经过层层把关,先后评审了两批产业扶贫项目。第一批评审通过的产业扶贫项目,计划实施9个,投入扶贫资金1666万元,已经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审议研究,备案文件已上报市扶贫办、财政局;第二批产业扶贫项目完成评审18个,计划实施14个,投入扶贫资金1583万元,准备提请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审议研究。
此项问题正在整改。
表现形式二:重视抓短期性产业,忽略长期性产业。
整改措施及成效:为确保全市每一户贫困户都有一个脱贫产业,我们对全市贫困户产业覆盖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摸底,通过一一比对,对产业覆盖薄弱或未覆盖的贫困户及时补短板,添措施,通过实施产业直补到户政策、提供产业技术帮扶指导、产业扶贫项目带动等,全市2494户贫困户基本实现了长线产业全覆盖。
此项问题已整改到位,并长期坚持。
表现形式三:扶贫产业带动能力弱。
整改措施及成效:2019年,各镇办在上报产业扶贫项目时,我们将带动贫困户数量和增收目标作为新型经营主体享受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条件,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承担产业扶贫项目,进一步规范细化折股量化政策,结合项目规模、资金额度核定带贫数量,结合贫困户需求、主体优势确定带动方式,防止带贫益贫简单化倾向。
此项问题正在整改。
(三)关于“履职帮扶工作不实不细”问题的整改情况
表现形式一:七个村包联帮扶工作不均衡。
整改措施及成效:通过进一步落实局分管领导和包联单位双包联机制,采取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干部职工点对点结对帮扶,详细了解所包联扶贫对象产业发展现状、生产生活等需求,分户开展帮扶,确保包联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截止目前,七个包联村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113户348人;易地扶贫搬迁64户194人;危房改造户18户47人;就业创业112人;教育扶贫52人;健康扶贫240人;残疾人扶持87人;生态扶贫86人;享受兜底保障政策98人。
此项问题已整改到位,并长期坚持。
表现形式二:在产业扶贫上创出经验未在各包联村普遍推广。
整改措施及成效:及时对各包联村产业扶贫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并进行宣传推广,同时向镇办发放了产业扶贫陕西范例、产业扶贫陕西模式等书籍进行学习。截止目前,已实施建设了3个百吨花椒贮藏库、1个无刺花椒培育基地、1个光伏发电、2个花椒示范园、1个农业技术实训基地、1个扶贫日光温室、1个蒲公英产业基地,1个农业观光园项目,产业扶贫共带动贫困户113户348人。
此项问题已整改到位,并长期坚持。
表现形式三:扶贫工作不扎实、不细致。
整改措施及成效:一是充分利用全市开展“一补两送一议”活动和周四扶贫日的有利时机,按照区域内扶贫工作要求,统筹安排帮扶工作,驻村逐户住户进行走访,对贫困户脱贫工作进行逐一分析研判,完善了三年脱贫工作计划和相关资料,实现贫困户研判全覆盖和精准脱贫;二是积极结合各村制定的扶智扶志方案,落实各双万包联干部帮扶责任,采取面对面沟通,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扶智扶志工作取得实效;三是通过开展不定期督查,及时对第一书记驻村和双万干部到岗帮扶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不在岗的第一书记进行纪律处理,对调离的双万干部及时更换。
此项问题已整改到位,并长期坚持。
(四)关于“工作作风不严不实”问题的整改情况
表现形式一:在指导培育村级集体经济谋划产业发展布局方面办法不多、深入基层亲身指导不够。
整改措施及成效:在2019年工作计划中,我们将宣传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了细致安排部署,围绕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有效运行、“三资”记账系统培训、审计规程培训及案例解析、财务管理及产权制度改革培训等内容,制定了培训计划,做到宣传、培训常态化进行,指导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3月15日,组织召开了全市产权制度改革一季度推进会和培训会。
此项问题已整改到位,并长期坚持。
表现形式二:有的双万干部在扶贫日帮扶工作应付差事,纪律意识淡薄,工作外出不报备。
整改措施及成效: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明脱贫攻坚工作纪律的通知》《关于在扶贫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关于韩城市产业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关于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等5向专项工作的安排意见》等文件,并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纳入印发的关于《干部作风问题跟踪问效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进一步严明扶贫工作纪律,确保扶贫工作成效。围绕双万干部工作开展情况和第一书记驻村情况、外出报备情况、履职尽责情况等先后多次深入我局包联的7个行政村进行纪律作风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督查通报》,倒逼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局党委书记与第一书记逐一谈心谈话,提振信心,及时解决问题,指导帮助。对表现优秀的第一书记予以提拔鼓励。对检查中发现的一名第一书记脱岗问题在全系统予以通报批评,责成其向局党委作出了书面检查,并对第一书记派出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
此项问题已整改到位,并长期坚持。
表现形式三:对扶贫项目评审把关不严,批复了用地手续不全的养殖项目,违规使用了湿地,造成了不良影响。
整改措施及成效:及时与林业部门对接,督促镇办按照要求加快整改。完善项目评审办法,一是实行主要负责人签字背书。二是对专家评审团按项目类别进行建议提醒。三是对评审通过项目实行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同时,严格产业扶贫项目评审及监督检查,2019年,各镇办在上报产业扶贫项目时,我们要求项目实施主体要提前完成相关手续报备、工程招投标等前期工作,确保产业扶贫项目规范建设,同时在项目评审通过后,我们还组织人员深入各镇办对产业扶贫项目进行实地调研论证,再次确认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规范性。
此项问题正在整改。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目前,整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产业扶贫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果,让产业扶贫工作在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中发挥更大的成效。
(一)进一步巩固问题整改成果。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按照《关于落实市委第四巡察组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制定的整改任务,对已经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回头望”,防止反弹,对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整改问题,紧盯不放,长期坚持,一抓到底,确保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进一步提升产业扶贫效果。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和支持产业扶贫工作,采取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订购农产品、提供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对带贫能力较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在项目安排、资金投放、示范评定、融资贷款、保险政策等方面可适当给予倾斜支持。
(三)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督促相关部门、乡镇负责产业扶贫工作的同志带头承担责任,深入解决产业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抓好产业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围绕“四个意识”不够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四个治理重点,抓好扶贫领域作风建设。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联系电话:0913-5196200
邮政信箱:韩城市太史大街西段政府1号楼六楼东
电子邮箱:nyj5196200@163.com
中共韩城市农业农村局党委
2019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