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名人妙语
发布时间:2018-05-21 14:59:01 来源:

《史记》中有许多名人,他们的一句话便成为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现辑录如下。

一、皋陶:在知人,在安民

皋陶是舜帝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舜帝手下有二十二位著名大臣。这二十二人中,最为有名的是皋陶,主管大理;伯夷管礼仪;弃主管农业,弃是周人祖先;契主管司徒,契是商人祖先;禹主管治水,禹是夏朝的开创者。舜帝手下“众明高翼”,即人才济济。

皋陶担任司法长官,执法公平,实事求是,办案平正公允,百姓信服。

有一次,舜帝召集皋陶、伯夷和禹一起讨论国家大事。皋陶说:“要谨慎地修养自身的品德,多从长远考虑,推选众多贤能人才作辅翼之臣,使清明的政治由近及远。”怎样才能做到政治清明?皋陶讲了六个字:“在知人,在安民。”

禹对这六个字作了如下阐释:“知人则智,能官人;能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知能惠,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禹这段话的意思是:知人才能做到明智,才能提拔真正的贤人任职;安民要使人民得到实惠,人民才会感恩戴德。做到知人善任,使人民得到实惠,就不畏惧花言巧语、善于作乱的坏人。皋陶“在知人,在安民”六个字,是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确立的治国理念。

二、郦食其:民以食为天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喜欢读书,但家贫落魄。刘邦起兵反秦后,路过陈留。沛公军中有一骑士与郦食其是同乡。骑士回乡,郦食其让骑士告诉沛公说:“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说:“沛公不喜欢儒生,来客中的儒生戴儒生帽来拜见,沛公常把他的帽子拿来尿尿。”郦生让骑士只管去说。

沛公在高阳的宾馆,派人叫郦生来。郦生来朝见,沛公坐在床边,让两个女子洗脚,十分傲慢。郦生见状,只作辑,不下拜,并说:“不宜这样傲慢地接见长者。”沛公于是停下洗脚,把郦生请到上坐。郦生说:“陈留是天下之要冲,四通八达,城内粮食很多。我和陈留县令有交情,我劝他投降你,他不听从,你再进攻,我为内应。”沛公照此办理,拿下陈留。

楚汉战争中,汉王多次被项羽困在荥阳、成皋,汉王准备放弃荥阳、成皋,这时郦生讲了一段名言:“臣闻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夫敖仓,天下转输久矣。”

郦生这段话里的天,指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王者要以人民为根本,而人民以吃饭为根本。敖仓是秦朝的粮仓,有很多粮食。敖仓在成皋北黄河岸边,因此必须坚守成皋。郦生一句“民以食为天”,流传至今,仍是人们的口头禅。

郦生后来去劝说齐王投降汉王,齐王答应了,韩信又发兵攻齐,齐王以为郦生出卖了自己,便烹杀了郦生。

三、陆贾:马背上不能治天下。

陆贾是楚国人,口才好,是西汉初年的一位外交家。

刘邦平定天下后,让陆贾出使南越,赐南越王尉佗印信。到了南越,赵佗非常傲慢。陆贾说:“足下是中国人,亲戚兄弟和祖先的坟墓都在真定。现在你以小小的南越抗衡天子,灾祸就要降临了。天子听说你在南越称王,准备兴兵讨伐你。可是怜惜连年战乱,百姓十分劳苦,暂且让他们休养一下,派我来赐给君王印信。君王你理应到郊外迎接,面向北方称臣才是。但你却依仗着新建的南越,倔强不驯。如果汉朝得知此事,把你的祖坟烧了,家族灭了,派一个偏将,领兵十万前来讨伐,那么南越人就会杀了你而降汉,这样做易如反掌。”

听了陆贾的劝告,尉佗急忙坐好,向陆贾道歉,说:“我在蛮夷之地生活久了,对您很不礼貌。”并因此十分喜欢陆贾,留下陆贾饮酒数月。还对陆贾说:“越地没有可与交谈之人,自从你来了,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听不到的事情。”尉佗送给陆生珠玉珍宝价值千金,现金千金。陆贾拜尉佗为南越王,向汉称臣。陆贾回朝复命,刘邦十分高兴,任命陆贾为中大夫。

陆贾在高祖面前称颂《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回答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陆贾的话可谓至理名言。马背上可以夺取天下,但马背上不能治理天下。陆贾提出的“文武并用”,天下才可以长治久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高祖听后,让陆贾把古代存亡成败的经验写下来,陆贾写了十二篇,每上报一篇,高祖都说写的好。这十二篇文章出了一本书,书名曰:《新语》。

四、冒顿:地者,国之本也。

冒顿是匈奴杰出的英雄,他顺应历史潮流,把原来处于分散状态的许多部族,统一为以匈奴族为主体的统一而庞大的奴隶制军事大国,并开始南下,从而揭开了汉匈战争的序幕。冒顿单于作为匈奴民族的杰出代表和伟大人物,司马迁将他记录在了史册上。

冒顿本是头曼单于的太子。后来头曼宠爱别的夫人,想废掉冒顿,便派冒顿到月氏做人质。月氏欲杀冒顿,冒顿盗其善马,骑之亡归。回来后,其父让他当将军,他反倒杀父自立。

冒顿当上单于后,便着手统一北方各少数民族。当时东胡强大,东胡在今东北地区。冒顿杀父自立的消息传到东胡,东胡派使者见冒顿,要求得到头曼时的千里马。冒顿征求下属意见,臣下都说千里马是匈奴的宝马,不能给。冒顿说:“奈何与人邻国而爱一马乎?”于是,把千里马给了东胡。不久东胡以为冒顿畏惧他们,又派使者说:想得到单于的一位妻子。冒顿又征求下臣意见,左右皆曰:“东胡无道,乃求阏氏,请击之。”冒顿曰:“奈何与邻国而爱一女子乎?”遂将爱妻送给东胡王。东胡骄傲起来,不时派兵西犯。东胡、匈奴之间隔着沙漠,无人居住,长达千里。双方居民各自在边境线居住。东胡王派使者见冒顿,说:匈奴与我东胡之间有块沙漠,我想要那块地。冒顿询问臣下的意见。有的说:那不过是一块无用的地,给也行,不给也行。冒顿听后大怒,曰:“地也,国之根本,奈何予之!”诸言予之者,皆斩之。冒顿上马,下令国中,有行动迟缓后到的斩首。于是挥师东进,袭击东胡。东胡王早先不把冒顿放在眼里,边境不设防。等到冒顿大军一到,大败东胡,灭了东胡王,俘虏了东胡的老百姓和牛马羊群。

冒顿回到匈奴,向西进军,击走月氏。向南消灭楼烦,一鼓作气,收复了蒙恬所夺匈奴之地,与汉在黄河南岸对峙,一直打到朝那(即今甘肃平凉县)、肤施(今陕西延安)。这时,楚汉战争正在进行,中原燃起战火,冒顿得以强大,兵力发展到三十万人。

正是冒顿把土地当做国家的根本,他才能东灭东胡,西赶月氏,南灭楼烦,建立起横跨欧亚的强大的匈奴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