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于关中平原东北部、涺水河北岸的韩城古城距今已经1500多年了。曾几何时,人们驻足仰望那巍峨的古城墙和那壮丽的城门楼,还有那令人感慨万千的城门匾额题字,从中搜寻历史的踪迹,追忆遥远的过去。
韩城古城墙始建于隋大业十五年(公元615年),尚未筑成。到618年,唐灭隋,至唐初,城墙方筑好。虽是土筑城墙,但却有砖砌四个城门,城门上门楼各悬牌匾,书写门名:东曰“迎旴门”,西曰“梁奕门”,南曰“澽浡门”,北曰“拱宸门”。后来大的修缮有两次:一次是金大定四年(1164年)重修。第二次是明崇祯十五年(1640年),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首辅)韩城人薛国观,奏请朝廷批准,不累乡民,动员当地官绅出资,将败颓的古城墙修葺一新,齐刷刷一砖到顶。四个城门洞上方皆有新的题词,镌刻于石,镶嵌于城门洞额。东西南北分别为“黄河东带”、“梁奕西襟”、“溥彼韩城”、“龙门盛地”。
关于四个城门匾额题字的释义,数百年来,众说纷纭。新近,专家与文人学士们多方考证,给出了新的、权威的解读。
这四城门匾额题字均是对一个地域、方位概念的指向描述,是对韩城市境内四个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有的或称自然)景观的讴歌。
“黄河东带”:出了古城东门不到五百米,即上坡,便是东原。东行二三里,就到了黄河。黄河流径韩城74公里。灿烂的阳光下,河水宛若一条彩带,闪着金波缓缓向南。远古时期,大禹治水,降服水患。韩城人便一代一代地在黄河沿岸繁衍生息。每年六月,河里流鱼,沿河的人下河拾鱼,可谓垂手可得,这在全国可能是唯一的。夏季大雨过后黄河猛涨,塌水后,河滩上的水洼里,还能捞上炭,实在神奇。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日本鬼子打到了河东,黄河这一天然屏障,保护韩城人民未受铁蹄蹂躏。三年自然灾害时,黄河滩生长的马蔺根又一次救了韩城人……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让韩城人把“黄河东带”的门额牢衔于东城门洞顶。
“梁奕西襟”:众所周知,这四个字是《诗经•大雅•韩奕》篇“奕奕梁山,唯禹甸之”句引伸而来。金城西门外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就是梁山山脉。此山脉起于合阳,止于与山西隔河相望的龙门山下。这一山名最早源于韩城在春秋战国时的梁国,因此,把梁国境内的山脉称梁山。大禹治水时就住在梁山,韩城境内嵬东镇西的一座山峰亦称禹山。禹山上纪念大禹和其母亲的遗迹随处可见。在这个门匾题词中,“梁奕”意为高大美丽的梁山,“襟”意为衣服胸前的部分。说梁山象衣襟一样护卫在韩城古城的西部,保护着韩城人民世代安宁。这块石匾上原来刻的题款是“岁次明崇祯十三年”,明末甲申年(164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义军经过韩城,将上述字样凿掉,刻为“大顺永昌元年孟冬吉旦重砌”,并给匾边饰龙纹。这块刻写农民起义军朝代年号的匾额留给韩城的是弥足珍贵的纪念。1961年著名戏剧家、诗人田汉观此后欣然命笔“梁奕西襟字宛然,城碑刻记永昌年。何当笔画应高平,重写农军渡大川。”
“溥彼韩城”:此题字出自《诗经•大雅•韩奕》篇“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句。诗载,西周初年(前1046年),武王之子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被封邦建国于韩原,史称韩侯国。据《竹书纪年》:“成王十二年,王师、燕师成韩,王锡韩侯”,作为成王之弟,在王室燕侯召公军队的共同劳作下,韩侯筑起了娶妻时街道可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诸娣从之,祁祁如云”仪仗队伍的都城。这说明古韩侯城存在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而这个韩侯城并不是今天的韩城古城。它的位置在今天的韩城市南20公里外的龙亭原一带。爆发于前645年的秦晋韩原大战,就发生在那里。因此这个题匾的意思应该是:宽广坦平的韩侯城就在韩城市南那块平坦的地方。其表达的意思是对韩城那一段历史的回顾。因为有了这一段历史,韩城才会有春秋时期三个诸侯国(韩侯国、梁伯国、北芮国)并存,秦以后一直设为县治,多次管辖周边邻县,并一度升为桢州,长期为世人所关注。
“龙门盛地”:出韩城古城北门北行30公里到达龙门。这里是黄河秦晋大峡谷的出口。远古时期,大禹鬼斧神力凿开龙门,治理水患,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为纪念大禹的不朽功绩,韩城先民在龙门山下修庙塑像,祭祀大禹。战国时期,秦惠文王十二年在河西大禹庙举行腊祭。前秦皇帝苻坚于永兴元年(375年)登龙门感叹,“美哉,山河之固也”。娄敬有言,“关中四塞之国真不虚也”。苻坚大悦,乃还长安,免所过田租之半。现存于韩城市芝川镇滩子村薛家祠堂的一幅壁画《大禹庙瞰图》右上角配诗一首“禹门三尺浪,平地一声雷,韩邑第一景,万古最为奇”。现在,龙门渡口已今非昔比,公路桥、铁路桥、高速公路桥三桥并架,天堑变通途。龙门地区已成为韩城市的经济重镇。今“盛地”二字,并不是单指龙门,而已成为整个韩城市的代称了。
黄河滔滔,澽水淙淙,韩原莽莽,梁山巍巍,韩城古城早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说道不已的四个城门的门额题字给世人增添了许多新的话题,留给后人继续评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