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则:借酒劝威王
齐威王喜欢通宵喝酒,致使朝政荒废,国势衰弱,楚国乘机发兵攻打齐国。威王见楚军攻势猛烈,恐怕抵挡不住,决定派大夫淳于髡到赵国求救。赵王出兵救齐,楚军退兵。齐王高兴,设宴给淳于髡庆功。淳于髡被内侍带进后宫,威王笑着问他:“先生,听说你好酒量,今天咱就喝个通宵。不知你喝多少才醉?”淳于髡一向不赞成威王通宵喝酒,既影响国事也损害健康。他认为现在是劝谏的好机会,便诙谐地说:“臣喝一斗要醉,喝一石也要醉。”
威王觉得奇怪,便问其奥妙。淳于髡不慌不忙地说:“喝多少会醉,要看在什么地方,跟哪些人一起喝。在您大王面前喝酒,臣怕失了礼仪,勉强喝下一斗酒就可能醉了;如果在自己家里招待长辈、贵客,臣喝不到二斗就醉了;倘使和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喝喝谈谈,喝下五六斗,才会感到有点醉意;碰到邻里间的聚会,有说有笑,毫无顾忌,臣在这时候,喝下七八斗,还只有二三分酒意。一直喝到晚上,蜡烛也点完了,男的女的,东倒西歪,这时臣最欢快,能喝一石。”淳于髡最后说:“所以古话讲:‘酒极则乱,乐极则悲’,凡事都不可过头。”威王越听越有所悟,决定痛改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