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20岁的我调入市档案馆工作,此后的20多年时间我在这里扎下了根,从对工作的懵懂好奇到业务的熟练精通,自己在一步步成长蜕变,也见证了我市档案事业的变化发展。
记得刚到档案馆那年,办公地点在老城的书院街原县委办公楼,一栋简单的两层小楼。一楼用作办公,二楼作为档案库房使用,库房里存放档案的都是些简单的木制柜和铁皮柜。后来为方便市民查档使用,馆内购置了一台现代化的“四通”牌复印机,方便了群众。有时遇到复印量大,机子经常会出现卡纸现象,我和其他同志一起带着档案资料不厌其烦的一趟趟到老城隍庙巷口的复印店去复印,时间一长,和复印店的老板都成了熟人。
1998年,新城区架构基本完成,根据市上安排,市档案馆搬迁至新城区太史大街政府大院。新馆是一栋四层办公楼,从办公、查档服务大厅到档案库房,条件较之前好了许多。
搬馆时期正值盛夏,为按预期完成搬迁任务,全馆16名干部职工顶着烈日,加班加点对档案资料下架、捆绑、整理、打包,之后进行安全转运。因当时条件有限,36000册的档案资料仅靠一辆老式的农用三轮车进行运输。时至今日,我仍清楚的记得,当时我坐在三轮车上,头顶着烈日的炙烤,双眼紧盯着打包好的档案资料生怕掉到车下,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也顾不上擦拭,衣服黏在身上,甚至一整天忙的都忘了喝水。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全体同志齐心协力,最终历时一个月,我们如期完成了搬馆任务。
也是在这次搬馆后几年内,市档案局先后开展了乡村基层档案馆认证和民营企业档案室建设工作。馆内同志专程前往晨钟村、下峪口村、董村等地进行档案归档指导,在馆里老同志的传帮带下,我学会了对档案资料编号、规整、装订、缝线,看着一堆堆纷杂的文献资料变成一卷卷整齐美观的卷宗,开心代替了疲倦,同时我也收获了喜悦和幸福。
2010年,购置了计算机、增添了档案柜等硬件设备,现代化管理模式逐渐开启。2017年,为适应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新要求,我们进行了第二次搬馆,新馆是一个集“五位一体”功能于一身的现代化综合档案馆,是全省县级一类综合档案馆。馆内配备了可容纳未来30年档案资料的智能密集架和存储档案库以及各类先进的专业设备。
但同时面临的搬馆任务较20年前的那次搬迁任务量更大更重,时限要求更短更紧。20年间市档案馆的馆藏文献资料已经由36000卷(册)增加到12万卷(册),要在一周之内完成所有文献资料转移,难度可想而知。在挑战面前我们兰台人从不畏惧、从不退缩,同事们加班加点工作,饿了就叫盒饭,累了就在库房席地休息,连续奋战了一周,确保所有档案资料出库入库有条不紊和有序转移,最终圆满完成了档案资料和相关设备的搬迁。
新馆开放后,为了进一步提升查阅利用服务水平,按照职责分工,我在服务群众查档之余做好对馆藏资源的熟悉和整理,并负责编制了档案存放索引(每组密级柜里都存放哪些部门档案),确保管库内的106列密集架每列都放有档案存放索引卡,大大方便了馆藏资源搜索。
二十多年来,伴随市档案馆的两次搬迁,我们的档案服务方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档案工作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佳绩。2002年市档案馆被评为陕西省一级档案馆、2006年度被评为陕西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3A级档案馆、2013年度在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中被评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档案工作考评先进集体”和“全省档案通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而我也将自己人生中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兰台事业,我无怨无悔,并以此为傲。
清朝诗人袁枚有一首诗叫《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常常用这首诗自喻我们兰台人,我们的青春和理想浸润在那一排排密集架中,我们的信念和坚守体现在那一盒盒的档案文献中,我们的成就和自豪绽放在那一双双感激的眼睛里。兰台,我无怨无悔的芳华!
(作者张红丽,现为韩城市档案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