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后赋
程友生
庙后古地, 状元名村,
东塬西市, 涺水南临,
西望象山, 东带黄河,
万载人类, 在此繁衍。
野处穴居, 裂石为具,
刀耕火种, 初创文明,
精磨新型, 缓慢进步,
修田治水, 寒暑求存,
崖洞安身, 构木为巢,
垒石坚壁, 虎狼难侵,
荆棘为薪, 熟食粮蔬,
入水猎鱼, 学养家畜,
各业渐次, 始得安宁,
四方会归, 进步繁荣。

金城未兴, 其地早成,
聚落隆永, 扩地为城,
韩原历史, 庙后先声,
川塬厚重, 最利民生,
塬下凿井, 原头牧农,
避水防旱, 万代求宗,

生计得实,更求永保,
艰苦奋斗,日月神灵,
长治久安,人类常情,
渐次进取,古今永兴,
丰年集资,公益大成。
二郎水神,水波不兴,

关帝忠义, 图庙记功,
风云雷雨, 四时祭颂,

赵公元帅, 家给人丰,
梅氏忠烈, 三千热血,
贞烈节妇, 耸立旌名,
各族祖祠, 佑子读耕,
观音慈祥, 和谐倡明,
更立学舍, 义学崇隆,
各家童稚, 书声朗清,
耕余识字, 优良传统,

村民小子, 各奔前程,
或文或武, 或商或农,
人有所养, 百业隆兴,
人才辈出, 毓秀钟灵。
状元宰相, 帝业光荣,


薛门进士, 吴门接踵,
陈族千年, 务农丰功,
孙家重水, 百年青葱,
程户传颂, 翰林高风,
百家和睦, 亲情厚浓。
大道古槐, 根深叶茂,

种瓜如怡, 誉在古城,
四时蔬鲜, 保障供应,
富民留赞, 吾村名重,

文化传统, 四季有庆,
舞狮舞龙, 秧歌锣鼓,
彻夜通明, 人间天堂,
光照韩城, 盛世金城。
庙后发端, 古村辉煌,
与城同行, 户尽可封,
示我周行, 士风醇茂,
解状盛区, 大步前行,
子孙永保, 勿忘勿轻,

天人一体, 风和气清,
事业进步, 精神文明,
万年机遇, 更图振兴,
庙后古村, 天健其行,
厚德载物, 如水长流,
如山之固, 时代先锋,
远瞻力行, 不骄不躁,
与时俱进, 再展新容。

图文于丙寅正月作于金城办庙后村
附注:
①古地,传承久远,庙后石器遗址距今约6-7千年,是新石器时期村落遗址,出土文物可证之。
②状元名村,清乾隆二十六年村人王杰中状元,官至大学士,内阁首辅,嘉庆帝师。
③庙后村历史早韩城古城数千年,韩城称历史文化名城,庙后有发端之功。
④二郎,即二郎庙,祀李冰父子(李冰,战国秦人,蜀郡郡守,修都江堰)。
⑤关帝庙,系村中关庙,一九七五年腊月二十五日不慎失火被毁。
⑥风云雷雨,指村东南之南坛,乃古城之四配之一,祀风云雷雨之神,解放战争中被拆除作碉堡之用。
⑦赵公元帅,村北原为财神庙,祀赵公明(财神),解放战争被拆。
⑧梅氏,纣王之叔父梅伯,数谏王不听被处死。
⑨节烈,村东大巷原建“贞节坊”石牌楼,表彰某妇女之节行,民国时被拆。
⑩祖祠,原村王姓,陈姓,吴姓,孙姓等建祖祠数处,特别是状元祖祠于2017年冬全部拆除。
⑪观音庙,清中期私塾迁于庙中,是村学重地,1976年6月校迁村东新舍。
⑫薛门进士,薛家原有进士及弟者,今旧居尚存。门额大书“进士第”
⑬吴门进士,吴照,清进士,河北清河知县,政绩载市志。
⑭孙家,即孙生寅(原庙后村大队长)之祖父(孙德力),各出力民国初打深井,至今仍利用。
⑮程户,程友生家,先祖数人有功名,顺治十二年,先祖必昇中当年第三十二名进士,任山东棲霞知县,后于康熙十七年诏博学宏词科入翰林,供职十六年之久,故后葬县西,系韩城县乡贤之一,市志有传。
⑯庙后寨王学珍、许合亭务瓜专家,所种“敬德访白袍”冠绝一时。
⑰庙后乃韩城蔬菜地首区,古城旧时蔬菜供应多赖庙后。
⑱庙后所存各种古物,今多不知所终。
(图文作者程友生,金城办庙后村人,金城办政协联络组组长、关工委常务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