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廉政人物(连载一)
发布时间:2019-03-01 09:24:31 来源:

第一篇:王杰“直道一身立廊庙”

在韩城市博物馆的大成殿里,珍藏着两块烫金的匾额,上面分别书写着“赞元锡嘏”和“福绥燕喜”,分别是清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赐给同一人的,此人就是清朝陕西籍唯一一位状元——王杰。

王杰,字伟人,号惶园,别号畏堂,韩城庙后村人,生于清雍正三年(1725)。其父廷诏,出身农家,例授浙江石门县主薄。王杰四岁随父读书,天资颖悟。八岁即能书匾额大字。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乡试,王杰中举。次年会试,中第十名进士,殿试进呈,卷列第三。乾隆皇帝阅卷后,大加赞赏,钦拔为第一,成为清朝陕西籍唯一的状元。据记载,此次科举考试是为庆皇太后七旬而特设的万寿恩科。这次科考的殿试的第一名本是名诗人赵翼(江苏常州人),王位居第三。乾隆对王杰的书法有印象,另外,陕西人自清初以来没有出过状元,而江苏人到乾隆二十六年为止,已经出了29个状元。又恰逢兆惠经略回疆顺利,天山南北纳入清朝版图,乾隆皇帝非常高兴,特地将赵、王的名次做了调换,当时王杰36岁。及引见,王杰风度凝然,乾隆益喜,亲赋诗以贺。诗中有云:“西人魁榜西平后,可识天心偃武时”。即授翰林院编修,提侍讲,后迁至内阁学士,历吏、礼、兵、刑、工五部侍郎,迁左部御史,授兵部尚书。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命为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次年拜东阁大学士,总理礼部。嘉庆即位,仍为首辅。

王杰在朝四十余年,忠清劲直,老成端谨,不结党营私,不趋炎附势。当时和珅与王杰并列于位,和珅气焰煊赫,独断专横,同僚敢怒而不敢言。王杰处其中,和而不同,凡小事则让,大事则直言力争。门生以礼馈赠者,王杰便正色道:“今若受馈,何为官?”和珅曾执其手笑说:“状元宰相,果然手好。”王杰答:“王杰手虽好,但不会要钱耳。”和珅羞赧而去。嘉庆幼时,王杰为其师。一日,乾隆至书房,见嘉庆帝颙琰被罚跪,一时气愤,令嘉庆帝颙琰起立,说:“教者天子,不教者亦天子,君君臣臣乎?”王杰于室内闻其声,高声说:“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为师之道乎!”乾隆听后,令嘉庆帝颙琰复跪。

乾隆去世后,和珅入狱,官员们摄于其往日的威风,均不敢当主审官。然而王杰却当仁不让,担起了审问和珅的职责。和珅在狱中仍然目中无人,倨傲不服,王杰铁面无私,秉公执法,按照和珅所犯事实,判处其死刑,并没收了家产。

王杰做官数十载,家无积私,归里时仅几十箱书籍而已。居乡里,外出只一骑一仆,穿着与百姓无异。偶于街道闻避道声,即肃立道旁,说:“邑令,吾乡之父母官也。”所以在王杰因病辞官时,嘉庆帝赋诗送行:“直道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嘉庆十年(1805)年,王杰去世,享年八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