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记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
发布时间:2018-11-19 11:32:01 来源:

“两个多月过去了,那些战狂风、斗恶浪的抗灾抢险英雄们仍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们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了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10月29日,在中国纪检监察学院报告厅,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总工程师刘文帅回忆起同事们抗灾抢险的情景,不禁眼含泪水、悲从中来,现场800多名教职员工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无不动容—这是中船重工“许党报国,蓝海勇士”先进事迹报告团报告会现场的一幕。

时间回到今年8月20日,黄群、宋月才、姜开斌面对台风和巨浪,挺身而出、英勇无惧,为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平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他们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时代楷模。”习近平总书记对黄群等三名同志壮烈牺牲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追授他们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在报告团成员的深情讲述下,英雄们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台风和巨浪中最英勇的逆行

一切始于台风“温比亚”。名字带“温”,却一点也不温和。

事后统计,“温比亚”在我国造成的损失,超过了今年其他登陆台风灾害的总和。

8月20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码头,对提升多项舰船基础研究意义重大的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正面临“温比亚”威胁。

上午9时30分,码头出现了罕见的狂风暴雨。

七六〇所党群办副主任王维伟向记者回忆,海浪不断拍打、撞击着停泊在码头的试验平台,掀起的水柱高达四五十米,直接越过岸边值班楼楼顶,拍在楼后的山上。

“首部缆绳吃紧”“2号缆绳双系缆柱断裂”“1号系缆柱断裂”……平台保障人员不断传来报告。尽管前期做了充分准备,但海况显然远超预期。

10时20分,平台上8根系缆桩已有4根断裂。当时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不仅可能造成平台倾覆、毁损,更会危及平台上4名值守人员的生命。

是党员就要冲锋在前!岸上值班室的七六〇所党委委员、副所长黄群,试验平台负责人宋月才,机电负责人姜开斌等12人,很默契地穿上救生衣,带上备用缆绳,毫不犹豫向着300米外的试验平台冲去。

天、地、海一片混沌,12名勇士在码头上的行进异常艰难。他们还不知道,此时黄海北部局部阵风已达13级。

“浪打在身上,像刀割一样疼痛,眼睁不开,气也喘不过来。”七六〇所规划处副处长孙逊说,他们拽着手腕粗的缆绳携手行进,途中不断被巨浪拍倒,又不断爬起来继续前行。

监控录像显示,最后百米的路程,他们艰难行走了近10分钟。

正当平台趋于稳定时,意外发生了——巨浪突然袭来,瞬间将码头最边沿的黄群、姜开斌卷入海中。其余人和平台值守人员立即抛绳施救,但接踵而至的巨浪又将4名同志卷入海中。

各方紧急施援,4人先后被救起,而黄群、姜开斌和撤离时断后落水的宋月才,壮烈牺牲。

落水近两个小时才获救的孙逊,至今心有余悸:“海浪拍下来有千钧重,在海里根本抓不牢平台上抛下来的缆绳。”上岸后,他才发现自己救生衣里的泡沫板都被海浪拍得粉碎。

用生命践行许党报国的豪迈誓言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51岁的抗灾抢险带头人黄群,就是这样的共产党员。牺牲的5天前,他在崭新的笔记本上工整地写下入党誓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1985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船舶工程专业的黄群,毕业后就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从事舰船科研工作,像钉子一样一“钉”就是近30年。

“从入所的第一天起,黄群就是我的领导兼导师。”七一九所质量部副主任章婷说,黄群爱钻研业务,是当时最年轻的总体主任设计师,深受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的赏识。

“质量管理只有0和100,没有98、99”是黄群常说的一句话。2017年调任七六〇所副所长后,他狠抓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使七六〇所在集团公司质量考核中位居前列。

“他出差本可以乘坐高铁一等座,但每次都选择二等座。周末空出时间,他总是穿着那双买了十多年的运动鞋,套着洗得发白的T恤衫,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去买菜。”章婷说,七一九所的老同事们听闻噩耗,都震惊万分、惋惜不已。

61岁的宋月才是试验平台负责人,曾在海军部队担任过舰艇负责人,自己的微信都起名叫“老船长”。退休后,他谢绝民营企业高薪聘请,接受了试验平台建设的重任。

亲历抗灾抢险的李克忠永远忘不了“老船长”下令撤退时那坚决果断的眼神,与平常的温和、慈爱判若两人。

“‘老船长’早把平台当成自己的孩子,面对平台随时可能倾覆、毁损的巨大危险,让别人先撤、自己断后,不愿离开。”李克忠说,只会用两个手指在电脑上打字的“老船长”,硬是用“二指禅”敲出了几十万字的试验平台教材。

62岁的姜开斌转业多年,退休之后仍以一名“老兵”的热忱和执着参与试验平台工作。

“年幼时,爸爸最爱教我唱的歌是《大海啊故乡》,我做梦也不会想到,30年后,最爱我的爸爸会在大海中永生。”姜开斌的女儿姜微用哽咽的声音回忆着父亲的点点滴滴。就在他牺牲的4天前,还通过微信向党组织交了党费。

英雄精神照亮许党报国之路

报告厅幕布上,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的照片一张张翻过。报告人一次又一次饱含深情的讲述,一件又一件感人肺腑的事迹,展示出三名英雄的生命画卷。

“只有奋斗的一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一生。”黄群在笔记本上写下的这句话,无愧于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思想底色。

在科研和安全一线,黄群从来都是身先士卒、敢啃“硬骨头”、敢于“打头阵”的那一个。“温比亚”来袭前,黄群反复到码头查看,部署防台工作。直到20日前夜,他还通宵值班,消耗了很多体力。

宋月才和姜开斌也是如此。虽然已经退休,但试验平台重新点燃了他们年轻时干事业的激情。

“生死关头,如果我们忘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誓言,也许就不会义无反顾冲进风浪;如果没有许党报国的坚定信念,也许就会在恐惧中退缩;如果心中没有兴装强军、兴船报国的神圣使命,也许就不会那么坚强。”孙逊作报告时,声音略带颤抖,但眼神充满坚毅。

报告会当天,恰逢中船重工第二期纪检干部业务培训班开班。参加培训的集团党组纪检组干部、成员单位专职纪检干部等共180余人,也在现场聆听了抗灾抢险英雄群体的感人事迹,很多人都感动地流下眼泪。

榜样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英雄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精神像一盏明灯,点亮了信仰之光,照亮了报国之路,激励着更多的后来人。

王维伟告诉记者,在抗灾抢险的一周后,试验平台人员的状态和科研生产秩序已基本恢复正常。

孙逊也说,自己不会改行,会把同事未竟的事业做下去。“如果再有一次这种情况,我们还会是同样的选择。”孙逊的话代表着七六〇所工作人员的心声。(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姜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