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标杆、驻村第一书记郭武超做客《环境热线》讲述脱贫攻坚的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0-04-20 15:01:12 来源:

4月17日,《环境热线》邀请蒲城县党睦镇沙坡头村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长郭武超(右)做客节目,就如何深入了解村情,与群众打成一片,产业帮扶举措,化解村民矛盾等进行在线交流。

郭武超,现任渭南市纪委监委宣传部副部长。2017年4月被组织派驻到蒲城县党睦镇沙坡头村任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任第一书记三年来,扎根基层,坚守扶贫一线,平均每月住村23天,认真履职尽责,积极为群众办事服务,受到群众好评。2020年被评为渭南市第一季度“标杆人物”。

产业发展是村上的短板,驻村工作队紧盯短板谋发展,积极争取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争取300万元产业项目资金,建成村集体5面现代化酥梨贮存冷库,方便群众贮存酥梨,错峰销售,增加收入,同时每年为村集体带来30万元收益。

2017年11月,郭武超和村干部多次争取,沙坡头村率先在南王自然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巷道拓宽要破坏群众门前大部分树木和设施,有20处通信线杆需要协调移除,甚至要挖掉群众庄基护坡。施工过程中不断出现阻工现象。

建设文化广场需要拆除一座非法庙宇,受到了部分群众的极力阻挠,特别是个别老人态度强硬,以死抗争,郭武超和村干部多次做群众思想工作,甚至晚上还要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绝大多数群众转变了思想,但还是有个别村民态度强硬,日夜轮流驻守在庙宇。

有人扬言:谁敢拆,就跟他拼了。有人放话:谁要拆,我就碰死在他面前!有人威胁:谁想拆,我让他家不得安宁!

这座庙宇是2009年群众自发筹建的,未经土地部门批准,是一处非法建筑,也未经宗教部门批准。而之所以存在这么多年,主要是农村文化生活匮乏,一些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许多旧思想难以得到更新、改变,为非法宗教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要建设美丽乡村,非法庙宇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封建迷信的一场较量。谁来拆?总不能让工作队去拆,总不能把驻村干部打得满脸是血,今后还怎么驻村开展工作?拆除庙宇还得靠村干部。

郭武超动员村干部分别和思想顽固的群众做工作,白天人不在晚上做,今天说不通明天再说,经过几个来回,问题最终圆满解决了。

郭武超说:扶贫工作必须发动村上的党员干部才能把工作做好,村上的事还得依靠村干部去干。遇到困难要积极向派驻单位汇报,取得单位领导的支持,再大的困难也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