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培训让我对扶贫领域‘微腐败’有了更深的认识。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不仅损害群众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也给党和政府的形象抹了黑。”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口头坝乡坪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金德说。
6月16日下午,在甘肃省未脱贫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来自全省277名未脱贫村党组织书记听取了辅导报告《农村党员干部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例分析》,并观看了警示教育专题片《护航脱贫攻坚》。郭金德就是其中一员。
近年来,甘肃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农村基层组织扶贫领域警示教育力度,做实扶贫领域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据统计,2017年至2020年5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7077件,处理14728人,其中村干部9366人,占查处总人数的63.6%。从信访情况看,2019年被举报的人群中,村干部占到80.5%。
省纪委监委选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方面的15个典型案例,拍摄警示教育专题片《护航脱贫攻坚》,组织全省县区、乡镇、村社党员领导干部集体观看,约11万名基层干部接受教育。
对查处的扶贫县副处级以上干部典型案例,督促所在市州党委和县区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举一反三、深刻反思。市州县区制作《“小官巨贪”的水务局长》《都是贪欲惹的祸》等11部警示教育片,观看人员达2万余人次。定西、酒泉、平凉等市编印扶贫领域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5万余册,分级分类开展警示教育。
甘肃省纪委监委还明确要求和督促县区纪委监委将查处的县直部门、乡镇干部典型案例在全县通报;对查处的村干部典型案例,在所在乡镇村通报,做到“贴靠式”开展警示教育,达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