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板桥镇共裕村“清廉巷”示范点,一道道靓丽的清廉风景线映入眼帘,党的二十大报告、廉洁警示教育漫画、廉政文化标语、清廉村居版面、“廉”字照壁、“清廉广场”以及象征清正廉洁的盆栽莲花......融廉于景、化廉入心,廉洁清风扑面而来!“清廉巷”建设是板桥镇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推进清廉韩城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今年以来,板桥镇党委实地调研、充分谋划,镇纪委快速落实、有力推进,在全镇14个村开展“清廉巷”建设活动,打造出一批具有乡村特色的清廉文化宣传阵地,通过廉画、廉廊和廉墙、廉景等廉元素将清廉建设融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打通了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让村居开满了“清廉花”。

党建引领,促进“清廉巷”建设深入实施。镇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清廉建设”为主题,将廉洁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管理、人居环境治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相结合,在14个村打造主题鲜明的“清廉巷”,并依托“清廉巷”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洁主题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筑牢基层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构建以镇为中心,14个村同步推进的廉洁文化建设格局,打造党建引领村组小巷廉政治理的板桥样板,这是板桥镇以“清廉韩城”建设为统揽,打造廉洁文化品牌的一次深入实践。自“清廉巷”活动创建以来,共裕村先行先试,高标准、严要求打造了全镇的“清廉巷”示范点,并于4月7日举办了“党建引领清廉建设 促进干部清正作为”—“清廉巷”建设观摩会。“清廉巷”建设旨在用简短清新的廉洁“软文化”引导路过的干部群众在风清气正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入脑入心,营造崇廉尚廉的政治生态环境,增强廉洁文化建设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塑造“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的良好氛围。延伸“触角”,促进基层干部清正作为。依托“清廉巷”建设工作,让小组长发挥大作用。在推进14个村“清廉巷”建设工作中,镇党委优先在基础条件好、服务意识强的小组中选取本村示范巷道,强化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作用,让全村其它小组学有榜样、干有标杆、追有方向,在小组中形成比学赶超氛围,不断提升小组长履职效能。依托“清廉巷”建设工作,将小微权力监督、党纪法规、廉政格言警句、村规民约、弘扬家风等内容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把廉洁文化建设贯穿于党员干部日常工作中,延伸到“八小时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向村组覆盖,夯实廉洁文化建设基层基础。依托“清廉巷”建设工作,把廉政建设融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强化廉洁效力传导,使村组干部、网格员化身廉情信息员,广泛收集村情民意,宣传廉情政策,着力解决群众诉求,达到监督执纪工作在村小组、网格中延伸,打通廉政建设最后一公里。依托“清廉巷”建设工作,切实改进村组干部工作作风。完善落实村级事务清单及流程规范,明确小微权力清单,督促村组干部按图操作、照单履职,促进村务监督扎实有效,规范乡村治理权力运行,让村组干部明确“红线”、“底线”,让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接受廉洁文化熏陶,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反腐倡廉和勤政为民意识。

“五微”联动,促进基层治理清廉有序 。镇党委在推进“清廉巷”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清廉品牌促进基层治理,探索开展以村民小组为自治单元的“微自治”,激活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通过开展现场参观教学、廉政警示教育等,寓廉于教、倡廉于行,以“微阵地”聚民心;通过“周五开放日”“现场听民声”等丰富多彩的清廉主题活动,以“微平台”连民意,推行民事民议、民事民评,让群众在“家门口”成为清廉建设的监督者、知情者、参与者,有效激发村民参与建设和监督村情事务的热情;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实行“易村调解”制度,化解信访积案,以“微治理”安民心;通过深入挖掘清廉文化故事、广泛开展“最美家庭”“清廉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对标先进、塑造文明家风,以“微活动”塑民风,将清廉文化真正融入工作生活中,引导形成良好的文明风气和淳朴民风,更为基层有效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板桥镇将通过“清廉巷”建设,进一步促进干部教育管理、促进基层治理、促进产业发展,为加快建设城市水源涵养区、致富产业新基地、中心城市后花园注入干部奋发作为的内生动力,以实干实绩助力韩城“小城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