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下午,省政府召开防汛防灾视频调度会,省长赵一德主持并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新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景锋,副市长王文俊,各相关部门在我市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国庆假期以来我省出现持续强降水天气,防汛防灾特别是防地质灾害形势十分复杂严峻。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做到思想不松、力度不减、要求不降,落实落细各项防汛防灾措施,坚决确保安全平稳度汛。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强化监测巡查,坚持专群结合、人防技防结合,切实提高监测预警能力,扎实做好房屋、窑洞、山边道路、河堤、淤地坝等重点区域巡查巡守工作,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要进一步强化转移避险,充分做好撤离和救援准备,明确撤离路线和责任人,做到紧急情况快速撤离、不漏一人,切实保障撤离群众基本生活需求。要进一步强化应急抢险,加强统一指挥和统筹调度,坚持上下游协同、左右岸兼顾、干支流配合,进一步加强抢险救灾力量投入,坚决避免出现顾此失彼问题,确保江河及沿岸群众安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压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责任,始终保持防汛救灾指挥体系高效运转,确保防汛责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各地要在梳理防范面上防汛风险的同时,深入排查治理局地性、偶发性风险隐患,紧盯差异性特点,采取针对性举措,切实提高防汛防灾水平,牢牢把握防汛防灾工作主动权。

视频会后,周新强就我市防汛救灾工作进行再研判、再安排、再部署。他指出,近期降雨持续时间较长、次生灾害隐患增大,给全市防汛工作带来新的更大挑战。各部门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渭南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始终坚持“两个至上”,摒弃经验主义、改变传统观念,树牢危机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全力做好防汛防灾各项工作。要根据新的雨情汛情形势,进一步完善预案、调整策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坚决守住安全底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把自然地质灾害作为首要隐患,做好河流险段、房屋危墙、临崖临山等重点部位的研判审视,提前果断做好危险区群众转移工作,做到“应撤尽撤、不留一人”。要把道路畅通作为首要任务,第一时间对塌方和滑坡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争分夺秒抢险抢修,确保道路早日恢复通畅,最大限度降低对人民群众的影响。要把检查排查作为重要手段,继续加大辖区内险工险段、矿山矿井、地质灾害点排查频次,落实24小时监测,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进行隔离警戒,坚决消除一切安全隐患。要把景区安全作为重要内容,结合景区实际情况,综合研判、科学论证,做好文物、古建和古树等加固工作,坚决防范次生灾害发生,确保文物遗产和游客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