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亢振峰主持召开市政府第二十一次常务会议,组织学习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审议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韩城市2021—2035年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全省土地违法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化解粮食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信访问题、采购一体化智慧政务平台及雪亮工程一期服务、招聘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等意见,听取“城市大脑”建设规划、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国家试点及金融债务风险防范工作等汇报。

会议现场
会议指出,《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制定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要全面准确理解法律的精神实质,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农村工作规律,清醒认识当前人口向城市、镇域和中心村“三集中”的历史大势,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进“五大振兴”,进一步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市更好落地落实。
会议强调,近年来我市在土地资源管理利用过程中付出了惨痛代价,教训十分深刻。全市各部门、各镇办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各类土地违法案例为鉴,全面梳理土地流转中违法违规行为,压茬整改、逐一销号,让土地流转在阳光下进行。要将逐章逐条学习新《土地管理办法》延伸至村组干部,在全市形成依法依规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广泛共识。

会议现场
会议指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有利于加快补齐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升村民居住条件,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局作为两个项目的建设单位,要发挥好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积极配合协作,避免各干一套、重复投资,确保项目高水平建设、高质量推进。
会议强调,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编制是我市国土空间规划和“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支撑。要结合《韩城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实施交通优先发展战略, 立足“小而强、小而富、小而美、小而特”的计划单列城市、“华夏龙门、一城两区”的韩河双子星城市和“黄河三镇”为特征的韩河万组团城市三个层级,打造多式联运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清醒认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线位和桥位的稀缺性,确保多种规划相互融合,减少资源和财富浪费,构画我市交通强市建设新蓝图。
会议指出,在全省开展土地违法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时刻牢记“国之大者”,深刻认识开展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尽快组建专班,立即开展工作。要把责任落实到事到岗到人,直面问题、不遮不掩,边查边改、务求实效,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检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要压紧压实镇办基层治理的属地管理责任,紧盯五大行业领域,通过网格化管理和地毯式排查真正摸清底数,逐一研判、举一反三,确保我市工作抓早动快、走在前列。
会议强调,开展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工作,是用大数据手段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杜绝管理漏洞、遏制腐败滋生的积极尝试。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树立“有实效、可复制、能推广”的工作目标,进一步优化方案、积极论证、择优选优,通过建立以病种为基本单元、以结果为导向的医保付费体系,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力争将试点工作打造成亮点特色。
会议指出,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风险是安全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须臾不可放松。要进一步明确市财政局作为全口径金融债务化解的统筹职能,落实市国资事务中心对市属国有企业金融债务化解的统筹职能,一以贯之优化债务结构,循序化解存量,坚决遏制增量,坚定不移维护政府信誉、捍卫城市信用。要把增强市属国有企业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作为根本目的,增强企业实力,激发企业活力,推动国有企业实现从融资平台公司向市场化运营主体的战略转型。
会议要求,要建立健全“一办一中心一公司(数字办、黄河大数据中心、龙门国际)”为主导的推进体系,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购买一体化智慧政务平台及雪亮工程一期项目服务。要加快“城市大脑”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确保明年开工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的政务信息化水平。要多措并举化解土地征收信访矛盾,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要坚持“公平公正、便捷高效、择优录取”原则,在充分研判基础上,认真做好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