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夜幕刚刚降临,古城七杯茶社茗香萦绕,市民、游客、学生、文史爱好者等相聚而坐,青白瓷器、古典书籍交错相映,门楣牌匾嵌印墙上,散发出浓浓的历史沧桑感,弥漫着文史之乡的独特韵味。

7时许,一群特殊客人的到来,成就了一次难忘的际会。市委书记褚锦锋带领部分市上领导来到七杯茶社,聆听我市文化学者贾雪芹、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蔡海鹏讲述司马迁和《史记》的故事。

“每当有人问我司马迁精神是什么,我首先回答‘担当’二字,为什么?因为司马迁在父授遗命之时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表示一定完成父亲修史著书的心愿。这就是担当!”“孔安国和董仲舒这两个人物很重要,他们对司马迁写《史记》的观念、思维、格局有很大启迪”……两位老师你一言我一语,游刃有余、无缝对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给大家讲了司马迁遍访河山搜集遗闻古事、为官经历、讨论修改历法等故事,分析了纪传体这一史书体裁的好处,并穿插讲了汉高祖作新丰、冯谖客孟尝君等一系列历史典故,各种知识点信手拈来,语言平实易懂、绘声绘色,精准传递着先贤的艰辛与智慧。

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满坐寂然,大家听得十分入神,有的托着腮边听边思考,有的挺直腰背,目光炯炯有神,有的则低头记写笔记,时不时有过路游客和市民闻声而来、驻足听讲,津津有味,尽情接受着文化的洗礼与熏陶。
“他以自己破残的生命换来一个民族完整的历史,他以自己莫名的耻辱换来华夏文化无比的尊严。他是二十四史总策划师,他使每个中国人都成为历史中人!”贾老师引用余秋雨对司马迁的评价为本堂课作结。
听完课后,褚锦锋饶有兴趣地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以及对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韩城文化的深度认识与思考。“韩城到处都是文化,到处都是故事,韩城人崇文尚贤、尊重文化的态度让外界十分赞赏。‘雪芹说史’这个小小的舞台做出了大文章,彰显了我们韩城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自信,非常有意义。”褚锦锋为这堂课点赞的同时,还从姓氏文化、节令文化、民俗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司马迁忍辱著史的大义、尾生抱柱的忠贞、赵氏孤儿的忠义剖析韩城的文化自信。

褚锦锋指出,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中国人朴素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千百年来我们评判是非的参照标准,韩城作为司马迁的故乡,黄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要坚定文化自信心,坚持以文化人,深入挖掘弘扬史记精神的时代价值,通过各种形式讲好韩城故事、传播黄河文化,建设学习型社会,树立文化品牌,让文明根植于市民内心,让韩城真正成为人们向往的文化圣地。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沙利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宏哲,副市长刘德峰,市政协副主席薛旺辰,市委秘书长牛晓虎,以及文旅局、教育局、人社局、文明办、景区管委会、金城办等单位负责同志一同参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