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大力支持韩城发展

6月28日上午,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隆重开幕,与会代表听取了王琳代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市代表团团长、市委书记褚锦锋,市委副书记黄忠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冀会康、市政协党组书记韦红革,以及市级领导杨澎、符浩、孙长虹和来自我市的30名人大代表出席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专列“大力支持韩城发展”章节指出:“加大统筹指导力度,做好土地等资源配置,推动韩城做强煤化工业,做优钢后产业,打造新的工业聚集区和经济增长极。持续优化交通布局、强化产业协同、深化生态共治,建设渭南向东开放窗口。妥善处置各类风险,支持韩城跃上新起点、蓄力再出发。”其余8处分别指出:推动龙门煤化工等企业迈入百亿梯队,力争华禹通泰挂车稳产增产,建成旭强瑞高纯氢生产等项目,释放红马科技等项目新增产能,推动韩城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全力打造中心城区西渭融合、富阎一体化、韩城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三极”,加快西韩城际建设,支持韩城经开区晋升国家级经开区。代表们听后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在讨论中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共同的感受:报告用了如此大的笔墨写了韩城,感到非常提气、令人振奋、倍感温暖,充分体现了渭南市委市政府对韩城高度的支持、关心和厚爱,进一步增强了我们追赶超越、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代表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话发展,一致认为:王琳代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贯穿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充分体现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贯穿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安排部署的要求;贯穿凸显新发展理念和中省大政方针在渭南的落地生根;贯穿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准了全市脉搏,抓住了发展关键,回应了群众关切,具有鲜明的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彰显了谱写新时代渭南追赶超越新篇章的使命和情怀,是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好报告。

代表们纷纷表示,将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报告,并围绕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中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周边县市产业共建、科技共享,钢铁、新材料、氢能源、传统产业升级,医疗教育,生态环保等方面思考谋划、充分探讨,积极建言献策,提交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同时主动沟通对接,切实推动渭南市委市政府将支持韩城发展方案指标进一步清单化、路径更加具体化。时刻以一线的姿态奋力奔跑,保持“追”的状态,昂扬“赶”的斗志,弘扬“超”的精神,激发“越”的劲头,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负代表的初心,为韩城加快建成渭南向东开放窗口、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