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新定位 贯彻新要求——访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黎晓宏
发布时间:2014-05-07 10:58:44 来源:

2014年05月07日 10:05 来源:中国监察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省区市巡视工作的领导,层层传导压力。王岐山同志对中央巡视办职能作出了“统筹、协调、指导”的新定位。对于如何在新形势下明确自身定位,贯彻落实好中央的新部署、新要求,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黎晓宏。

记者:请您谈谈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应如何层层传导压力,加强对省区市巡视工作领导?

黎晓宏:将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对省区市巡视工作的“指导”关系转变为“领导”关系,是巡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重大创新。“领导”二字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加以明确,过去讲的是“指导”。当前,一些地方存在着贯彻中央精神不及时,执行问题线索报送制度不落实,以及不适应巡视“新打法”,因循“老套路”,巡视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压力传导不够。迫切需要从完善巡视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制度等环节入手,强化压力传导作用。

对于如何层层传导压力,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示范传导。王岐山同志在3月15日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专门讲了中央巡视组的示范性。去年中央开展的两轮巡视,中央巡视组围绕“一个中心”、坚持“四个着力”,运用抽查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情况、“下沉一级”延伸了解情况等方法,在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上下功夫,巡视成果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应当说,中央巡视组的做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为省区市巡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参考,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强化问题意识,主动开展工作,真找问题,找真问题。

二是加强检查传导。今年,中央巡视组要检查落实“两个责任”情况。在纪委监督责任方面,有“五查五看”的要求,其中第四和第五项分别是查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记录,看对巡视工作的组织领导是否到位;查巡视报告和移交问题线索处置以及被巡视单位整改情况,看贯彻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要求是否到位。简言之,对落实巡视监督责任的检查有四个重点:一是领导小组会议记录;二是巡视报告,包括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三是成果运用情况;四是巡视制度和队伍建设。今年我们将组成5个检查小组,巡视哪个省就派一个组专门检查这个省对巡视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今年首轮巡视后,中央巡视办将总结这方面情况,逐步建立对省区市巡视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考核办法,强化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责任意识。

三是加强制度传导。去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的意见》和《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3—2017年)》;中央巡视办制定了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分类处理意见等17个规范性文件,基本涵盖了巡视“新打法”全流程的重要环节。这19个文件对加强中央巡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各省区市巡视机构一方面要密切配合中央巡视机构,对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推动形成既切合实际又科学有效的中央对地方巡视工作领导方式和工作制度;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加强巡视制度建设,明责任、狠落实、严要求,确保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工作层层到位。

记者:请您谈一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新的职能定位是什么?

黎晓宏:根据新时期中央巡视工作特点,王岐山同志对中央巡视办职能作出了“统筹、协调、指导”的新定位。中央巡视办定位于10个字,即“统筹、协调、指导、服务、创新”,通过新定位明确工作重点,明确组办关系,明确工作目标。各省区市巡视办要贯彻王岐山同志的指示精神,加强巡视工作的系统规划,强化服务、推进改革、跟进落实,重点围绕“统筹、协调、指导、服务、创新”开展工作,勤政于巡,尽职于视。勤政于巡是指要加快“巡”的节奏,实现全覆盖目标。尽职于视是指要在“视”上下功夫,立足于发现问题。

一是着眼统筹,把握全局。巡视办是负责谋划全局工作的参谋部。要抓紧聚焦中心任务制定规划。已经制定意见和规划的地区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使各项制度和规划与中央决策保持一致;没有制定的地区,要结合实际尽快出台,确保中央部署落到实处。要整体推进工作,既要制定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的具体方案,也要制定立足长远的工作规划,深化、细化省区市党委和领导小组工作要求,推动巡视工作持续开展。“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对于每个组、每个阶段的任务,要深思熟虑,部署在点子上,落实在问题上。部署在点子上,就是做到深入领会中央的新精神、职能的新定位、巡视的新举措;落实在问题上,就是要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推动问题解决作为评判巡视工作成效的标准。

二是着力协调,推动工作。巡视办负责日常工作运转,必须做到上下沟通、纵横协调、联系内外、把握节奏。要加强组织协调,既要协调省区市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巡视组的具体领导,协调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信访、司法等部门,做好情况通报和专业支持,也要协调被巡视党组织支持和配合巡视组开展工作。要把握工作进度,及时跟踪了解各巡视组工作进展情况,认真解决巡视中遇到的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督促巡视组敢于面对问题、长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

三是着重指导,规范流程。制度规范,才能指导有据;流程严密,才能运转有序。要优化工作流程,使巡视准备、动员、了解、线索分类、报告、反馈、移交、整改等各环节工作形成完整的链条。要细化基础制度,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要提出具体的制度规定,措施落实到岗,责任分解到人,促进日常工作程序化运行。要加强检查,强化制度执行。

四是着想服务,强化保障。王岐山同志强调,“巡视办要有为一线服务的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要提高服务意识,从细节入手,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及时服务,努力解决好巡视组的工作和生活保障中的具体困难。要完善服务机制,加强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确保巡视组聚精会神开展工作。

五是着意创新,提高效果。实践证明,巡视创新是提高工作效果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巡视办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省区市巡视办要在坚持已有做法的基础上,总结新经验,创造新思路,不断提升巡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今年要选择部分省区市开展改进巡视制度试点。

记者:针对当前巡视工作面临的形势,您认为应如何将中央有关巡视全覆盖的要求落到实处?

黎晓宏:实现巡视全覆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发挥巡视监督更大震慑力的重要举措。2014年,各省区市巡视机构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认真落实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指示精神,坚持“四个着力”,强化“三个作用”,拓展巡视内容,落实“两个责任”,推进改革创新,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以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巡视全覆盖要求落到实处,形成全国巡视一盘棋的战略态势。

一是摸清巡视底数,做到心中有数。就中央巡视工作而言,中央管理的280多个地方、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都将纳入巡视范围。为做到全覆盖,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从今年开始,加快巡视频率,由过去每年开展2轮巡视增至3轮,同时适当增加巡视力量,5年内完成全覆盖任务。各省区市巡视机构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巡视底数,对应纳入全覆盖的巡视对象和数量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具体工作安排要提前谋划、尽早部署,对巡视力量要及时调整充实,为实现巡视全覆盖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四个着力”,做到聚焦中心。始终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四个着力”不放松,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坚持发挥“三个作用”不懈怠。同时,牢牢把握“监督、执纪、问责”六字方针,按照中央要求,把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方面的问题纳入执行政治纪律情况的检查监督,执行组织纪律方面的问题纳入选人用人和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严肃问责。

三是开展专项巡视,做到实践创新。开展专项巡视是落实巡视全覆盖要求的重要举措。今年第一轮巡视,中央将安排3个组进行专项巡视试点。张军同志对中央专项巡视的工作定位、对象任务、工作程序等作了具体部署。各省区市要研究借鉴中央开展专项巡视的做法,尽快启动这项工作,创新组织制度和方式方法,增强巡视效果。

四是强化作风建设,做到“三严三实”。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最新要求,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保密纪律,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打铁还需自身硬”,巡视干部自身硬要做到“六硬”:直言敢谏须口硬,荡俗振风须耳硬,不取非分须手硬,履危行险须脚硬,镇浮御躁须心硬,打虎扫蝇须骨硬。要加强学习,想做事要有学习力,会做事要有思想力,做成事要有实践力,不出事要有定力。要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入思考巡视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有战略思维和历史眼光,在巡视中学习,在学习中深化,不断提高履职能力。(记者 王社民 白广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