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庙传说
发布时间:2018-05-21 15:51:44 来源:

千古仰龙门,万代颂禹功。山陕人民为纪念禹凿龙门的神功伟绩,早在唐宋时代在龙门黄河出口(禹门口)两岸就建有禹庙,历代多次修建。韩城乔家珍照相馆于1935年摄于禹庙的《山陕龙门图》。所摄之禹庙雄伟壮观,特别是临河的悬河水楼景色奇特,站在水楼中间的木井框向下一望,古龙门渡上下行船尽收眼底,成为“龙门八景”之一的“井中行船”奇观。建禹庙更有神奇传说。

【正殿飞翅檐】

传说建禹庙的时候,正殿为五楹,规模宏大。刚立木起来后,由于木椽尺寸所限,因而出椽有点短。这将使正殿逊色不少。工头老木匠(实则建筑总计师)一时犯了难,吃饭时愁眉紧锁,不抬筷子。厨师见了,以为是饭菜不可口,想到人常说的“好厨子一把盐”,随即大声说道:“再加一把盐。”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老木匠一听:“再加一把檐!”顿时心窍大开,愁容顿消,连夸厨师技艺高,开怀畅饮。饭毕,即带领木工们“再加一把檐”,在每根椽头上边再插三尺方椽,并加上遮檐板。这一改建,不仅出椽大方,而且使屋檐翘起如凤凰展翅,故起名“飞翅檐”。这种飞翅檐美观大方,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富有民族风格的建筑特色。只插前檐的叫“凤凰单扇翅”,前后都插的叫“凤凰双扇翅”。我市过去大户人家的厅房,有的也采用“飞翅檐”。

【禹庙建水楼】

龙门鲤鱼岛上建西禹庙时,有位老木匠背着工具找见工头,说是要为禹庙出把力。工头见老头年迈苍苍,腿脚不便,背的尽是些秃斧凹锯半截凿,认为他八成是混饭的,说啥也不收。

老人在禹门口街头开了一个木匠铺,专门斫的卖木楔,门楣上还挂一个用红绳吊着的木楔做“望子”(招牌)。试想:哪个木匠不会斫楔?老人的木匠铺无人问津。

禹庙要建水楼,这是一个横空斜出悬于黄河水面的“悬系楼”,斜卯很多,立木时,怎么也立不稳。木工们斫的楔不是大,就是小,反正用不上。工头没着了,这才想起卖木楔的老木匠。忙请老人来指点。老木匠叫人背上他斫的木楔。来到水楼下,屁股一拍,如猴上树,跃上水楼,叫人按号递楔。原来每个楔上都编了号码。一个窟窿一个楔,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楔递完了,老人还叫再递,最后取来那个“望子”,刚一卯进。老人就叫大家登上水楼。水楼纹丝不动,稳如泰山。大家惊奇,个个拜老人为师,尊称“活鲁班”。

水楼进洞门上横额为: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