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廉政故事(连载九)
发布时间:2021-01-08 09:21:57 来源:韩城明鉴网

黑老张传奇

张智法(1907--1945)同志是韩城早期地下党员之一,芝川镇东范家庄人。自幼家贫,父亲借下财主家“驴打滚”债。13岁,他就做了小船工。1927年10月张子超同志发展张智法、张先民入党,成立了韩城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范家庄支部。他担任书记近十年,党性坚定,领导抗粮、抗款、分粮等斗争,创建了韩城南塬“贫农会”。1932年参加了韩城赤卫队,担任分队长。1935年秋参加了陕西东府游击队第二支队,参与“高家坡暴动”,任一中队政治指导员。1937年八路军芝川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他带头参加,爱国青年纷纷报名,当时有16名青年与他一起入伍。由于对党忠诚,英勇善战,屡建奇功,他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武装科长、游击大队长,升任河北广(平)大(名)路南支队司令员及八路军129师新9旅26团团长,是李向阳式的英雄人物。

1940年9月,张智法同志被调到漳河县(1940年8月组建,由魏县漳河以南地区和内黄、南乐两县的部分村庄组成)任武装科长。在艰苦的岁月里,他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良好的思想作风赢得了干部战士和群众的信赖。他身材修长,面孔黝黑,人们尊称他为“黑老张”。1940年12月23日(农历),一老乡背着布袋到据点附近的集镇去赶集,被一个伪军截住,非要搜他的腰包不可,老乡苦苦哀求,凶恶的伪军就是不肯放过,逼得旁边的一个好汉忍无可忍,从腰里抽出手枪当场把这个作恶的伪军提了去。晚上,敌人据点里得到情报说:那个好汉就是黑老张。从此后,“黑老张”的名字在广大路南地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每个人的耳朵里都响亮起来。路南广大群众中到处传颂着赞扬“黑老张”的歌谣:“便衣草帽一支枪,吓得敌人心发慌。要问此人他是谁?就是英雄‘黑老张’。”

张智法同志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质朴本色,从不搞特殊化,同干部、战士苦乐与共。他穿着和老百姓一样的粗布衣服,过了三年多,他当了司令员,还是老样子。他个头大,相貌魁伟,不管冬夏,所穿的都是宽、大、长。他说:“这样便于工作。”另外张司令还有一个特点,他的鞋总是象妇女的“搭带鞋”,不过这鞋带是一条麻绳或布条做的。这样在行军战斗中不掉鞋。当时,他的警卫员和许多战士也不声不响地增加了鞋带。

有一次他患了感冒,管理员要给他买半斤红糖发汗,他硬是不肯,并说:“吃个辣椒就行了。”裤子破了个大窟窿,管理员要给他换条新的,他坚决不让,找了块布补上继续穿。但他对战士生活却很照顾,注意过问战士们的衣食住行。灾荒年战士家属来队,他主动关心,要战士每人少吃一点,也要让家属吃饱,家属感动地说:“把孩子交给黑老张,我们放心!”他非常关心群众疾苦,尽量避免群众遭受损失。他就是这样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张智法同志把全部精力倾注在战斗中、工作上,从不为贫困的家庭分心,同他在一起战斗、工作的同志都没听他说过家里有什么困难。

1945年日军投降前夕,在大反攻的进军中, 张智法同志在城安县北鱼口村战斗中身负重伤,转移至馆陶县孩寨村,抢救无效牺牲。噩耗传来,人人落泪,有的同志伏地不起。不几天日寇投降了,组织上专门为他举行了隆重追悼会。会上,群众送的挽联上写道“张司令铁胆保身,不幸捐躯,万人闻声同落泪”。乡亲们把宰杀的整猪整羊献在灵前,四台戏唱了三天三夜。后经组织决定,烈士的忠躯被正式安葬在河北省邯郸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左权将军墓侧。1990年张智法同志被录入《中华英烈大辞典》。2014年,魏县人民为其塑了雕像。2015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